close

1

2  

 

鳥種介紹(環頸鸚鵡    

名稱:環頸鸚鵡    

英文名:Ring-necked Parakeet

學名:Psittacula krameeri

俗名:月輪

體形:40cm

食物:各種穀物種子.堅果.蔬果

分佈:環頸鸚鵡分佈橫跨亞非兩大陸,分佈十分廣闊,從非洲北部的潮濕森林往東一直分佈到亞洲南部的國家,非洲分佈的國家包括茅利塔尼亞、塞內加爾、幾內亞比索、象牙海岸北部、尼日南部、迦納北部、布吉那法索、多哥、貝南、奈及利亞、喀麥隆、馬利、查德南部、中非共合國北部、蘇丹北部、烏干達南部、衣索比亞、吉布地、索馬利亞西北部;在亞洲分佈的國家則從巴基斯坦西部起,經尼泊爾南部、印度、尼泊爾、不丹、孟加拉、斯里蘭卡、到緬甸中部;也有許多族群引入到美國、英國、荷蘭、德國、埃及北部、肯亞、象牙海岸沿岸、南非、新加坡、澳門、中國、香港等非原生地地區。

 

整體概述

環頸鸚鵡(月輪)是台灣最常見中型鸚鵡,一般在鳥店看到的綠色月輪成鳥都是來自野外的野生鳥,一般鳥店都會將一大群關在一起,黃、藍、白色則是較常見的變種,環頸鸚鵡的變種非常多,在野外的變種已不少,然而在人工養殖經基因改造後變種更多,各種顏色的變種價格也都不盡相同,但市面上少見的變種不多,一些珍奇的變種價格往往十分地高,飼養容易,幼鳥也常見,是入門者可考慮的選擇之一,鸚鵡養殖業中數量很多,野外數量也不少,分佈的面積非常廣闊,環頸鸚鵡是十分普遍的種類,有4種亞種。

由於環頸鸚鵡適應力與生命力很強,所以族群數量一直不減,在許多非原生地的地區也能存活繁衍,生活在各種森林、草原、林地、紅樹林、農作物園區、都市郊外、公園、花園等地區,在亞洲牠們棲息在海拔1600m以下的地區,在非洲則是在2000m以下,群居性很強,尤其是繁殖期外時,有時會數千隻聚集活動,常與烏鴉、白頭翁或其他鸚鵡聚集,天然食物包括各種穀物、雜草、花、花蜜、水果、種子、堅果等,常至農作區覓食,造成嚴重的農產品損失,尤其是柑橘、玉米與向日葵,所以常被視為農作物害鳥;其繁殖季因地而異,築巢在樹洞中、牆壁或岩壁的裂縫中、屋簷下,一窩通常有3-4顆卵,有時候會多至6顆,公母都會孵蛋,但母鳥孵蛋時間較長,原棲息地裡有著穩定的族群分布及數量。

 

飼養摘要

飼養環頸鸚鵡並不困難,生命力強且對週遭變化不會太敏感,能很快的適應新環境,喜愛沐浴,啃咬力強,提供玩具與樹枝等供牠們啃咬,食物上不要只餵食單一種子飼料,各種蔬菜水果、核果、混合種子等各種食物應該都在日常生活中供應;公母鳥外表有明顯差異,能輕易判斷,在23歲時公鳥的頸部會出現一圈明顯的環狀頸圈,母鳥則無,說話能力雖然不像大型鸚鵡來的清晰,但許多手養鳥在一歲時或更早會開始模仿聲音與說話。

 

繁殖

繁殖環頸鸚鵡並不困難,但前提是飼養的不是野外抓的綠環頸鸚鵡,許多人飼養各種不同的變種,繁殖出新的變種是十分有趣且有成就的挑戰,所以繁殖變種的環頸鸚鵡是較理想的選擇,環頸鸚鵡是非常盡責的父母,通常一窩45隻幼鳥都能得到親鳥妥善的照顧,一窩約產3-5顆蛋,孵化期約23-25天,約7-8星期後羽毛長成,幼鳥不宜太晚移出巢外,有可能發生親鳥拔幼鳥頭部及背部羽毛的情形。

 

文章內容引用:http://www.toaparrotzone.com/ring-necked_parakeet.htm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y0100067 的頭像
    y0100067

    幸福的生活需要自找

    y010006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